氟硅酸盐
来源:互联网

硅酸盐,又称六氟合硅酸盐,主要是由氟硅酸根离子(SiF62-)与其他金属离子(包括铵根)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有钠、钾、镁、铜、锌、钡、钙等。氟硅酸盐的化学式为MSiF₆,M为金属,比如Na2SiF6。氟硅酸盐大多是白色、无臭、无味的结晶或粉末,密度比水大。氟硅酸盐按溶解性分类可分为易溶性盐、难溶性盐与不溶性盐。氟硅酸盐与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硅酸,氟化物反应性较强,会与含钙离子、镁离子或硅离子的化合物发生剧烈反应。氟硅酸盐的制备方法有中和反应法、气态吸收法和工业副产法三种。

氟硅酸盐主要用于玻璃、搪瓷、陶器工业,农业杀虫脒、木材防腐、混凝土表面防护等。氟硅酸盐可将生石灰组分转化为硬化且稳定的氟化合物,提升氟化表面的硬度、密度与强度,对机械磨损、烟气、盐、酸、油的化学作用及大气影响有出色防护能力。氟硅酸钠与纯碱混合浸制木材可作防腐剂,也可制备耐酸混凝土、耐酸油灰以实现建筑材料防腐,还能用于制备搪瓷与乳白色玻璃的遮光剂,同时是制取部分氟化物盐类的原料。

氟硅酸盐进入人体后,会吸收体内钙质生成难溶性氟化钙,沉积于骨骼、牙齿及部分脏器。其属细胞原浆毒,对神经细胞敏感,能抑制骨磷酸酶、胆碱酯酶等酶活性,致血钙降低、血磷增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与心脏功能,引发中毒症状。氟硅酸盐相关流出物(消防水或稀释水)可能具腐蚀性、毒性,会污染环境;其本身不可燃烧,但加热可能分解产生腐蚀性、毒性烟雾,容器加热后或爆炸,径流还可能污染水道。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氟硅酸盐的的化学式为MSiF₆,M为金属,比如Na2SiF6。氟硅酸盐大多是一些白色、无臭、无味的结晶或粉末,密度比水大,与潮湿空气形成浓厚云层。

一般用氟硅酸的中和或者复分解反应来制取氟硅酸盐,大部分的金属都有氟硅酸盐。氟硅酸盐按溶解性分类可分为易溶性盐、难溶性与不溶性盐。易溶性盐包括氟硅酸铜氟硅酸锌氟硅酸镁六氟硅酸铵等;难溶性氟硅酸盐包括氟硅酸钠氟硅酸钾等;不溶性氟硅酸盐有氟硅酸钡、氟硅酸钙。最易溶解的是FeSiF₆,最难溶解的是Na₂SiF₆。而对于碱金属而言,Li到Na的氟硅酸盐的溶解度逐渐降低。

各种氟硅酸盐在氟硅酸中的溶解度也各不相同,25℃时,H₂SiF₆的浓度在0wt%~20wt%时,Na₂SiF₆的溶解度维持在0.87wt%;H₂SiF₆的浓度在1.18wt%~16.1wt%时,随着H₂SiF₆的浓度的增大,Al₂(SiF₆)₂・3H₂O的溶解度在25.9~23.1g/L的范围内逐渐降低。25℃时,SrSiF₆的溶解度为14.9wt%;MgSiF₆的溶解度是23.5wt%。

化学性质

硅酸盐与水反应生成氢氟酸和硅酸,因此是可溶性氟化物的来源。与其他卤离子不同,氟离子反应性较强,既是一种弱碱,也能参与一些特殊反应。具体而言,氟化物会与含钙离子、镁离子或硅离子的化合物发生剧烈反应。

1、氟硅酸盐与浓硫酸共热,反应会生成SiF₄和HF,例如Na₂SiF₆与浓硫酸反应方程

2、氟硅酸盐可与盐反应,例如Na₂SiF₆与氯化钡反应方程:

3、氟硅酸盐可与氨溶液反应,例如Na₂SiF₆与氨溶液的反应方程:

4、碱溶液能与碱金属的氟硅酸盐在热环境下反应,氟硅酸盐回迅速分解,反应会生成金属的氟化物和SiO₂。反应方程

制备方法

中和反应法

氟硅酸氧化物水溶液中直接反应,如氟硅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氟硅酸钠

过磷酸钙或湿法磷酸生产中,磷矿中的部分氟被分解逸出。这种废气中的氟以四氟化硅形态存在。经双锡扬筒车吸收室或文丘里吸收装置用水吸收而成氟硅酸,吸收率为95%以上。当其溶液浓度达8~10%时,即可引出,静置澄清除去杂质。澄清的氟硅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沉淀氟硅酸钠。氯化钠加入量应过量25%,溶液中NaCl过量可使Na2​SiF6​溶解度显著降低。这就是盐析作用。

1、反应式:

生成的氟硅酸钠经分离、洗涤,在气流干燥的回转干燥炉中在不高于400∘C的温度下进行干燥,然后再经粉碎即得成品。此时水分可由15%降至0.2%

2、工艺流程:含氟废气→吸收→吸收液→澄清→反应(加氯化钠)→分离洗涤→干燥→粉碎→包装→氟硅酸钠

气态吸收法

工业上用磷灰石氟磷灰石)生产磷肥时会产生少量的四氟化硅,四氟化硅是一种气体,比较稳定,易溶于水并水解生成氟硅酸和正硅酸。氟硅酸再与金属化合物反应生成氟硅酸盐。

工业副产法

在磷肥生产过程中,磷矿中的氟转化生成了氟硅酸。为了合理应用氟硅酸,可以将其制备成氟硅酸盐或氟化盐。利用磷肥企业副产氟硅酸生产氟硅酸钠产品,是氟硅酸盐中的最大宗产品,其他氟硅酸盐产品生产规模较小,如氟硅酸钾氟硅酸镁六氟硅酸铵等。利用氟硅酸生产氟硅酸钠的工艺技术,根据钠盐原料不同可分为氯化钠法和硫酸钠法。氟硅酸钠的生产过程反应按下式进行:

工艺流程是:澄清的氟硅酸溶液与NaCl饱和溶液(或硫酸钠饱和溶液)经计量后进行反应。离心机过滤洗涤后,在振动流化床内进行干燥,经旋风分离而得到产品。氟硅酸钾的生产工艺与氟硅酸钠类似,氟硅酸镁六氟硅酸铵则不同,一般是采用氧化镁液氨与氟硅酸进行中和反应来制备。

应用领域

氟硅酸盐可用于金属电镀、木材防腐、消毒、染色、添加剂以及金属表面处理剂等。在现代工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氟硅酸钠,被应用与耐酸性混凝土的的反应物。中国学者王立久等人研究出了以氟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缓凝剂。可溶性的氟硅酸盐均有剧毒,因此一般使用于灭菌剂或者杀虫剂。

氟硅酸镁也可以增加水泥的抗弯曲程度,还适合做纤维板的硬化表面涂层等方面。氟硅酸钾多用于木材防腐、陶瓷制造以及铝、镁的冶炼农业杀虫剂,也可以用于光学玻璃制造、合成云母及瓷釉制造等。氟硅酸铜为蓝色单斜晶系荧光结品,可分为四水合物与六水合物,常用于大理石硬化、着色印染、杀菌、混凝土硬化剂、以及聚酯纤维催化剂等。氟硅酸锌可用作混凝土快速硬化剂。木材防腐剂。

防护

哈文希利特(Dr.Hauenshild)教授首先采用了氟硅酸盐进行混凝土的防护(德国专利27083号,1883年6月5日),从那个时候起,混凝土的防护系统就已建立起来了。已经经历了大约九十年的这种混凝土防护体系,仍然完全适合现代的要求。

氟硅酸盐可将机器轴、轴承及运动部件滑动表面上具有“柔性侵蚀”特性的生石灰组分,转化为硬化且稳定的氟化合物。这些新生成的化合物能提升氟化表面的硬度、密度与强度,形成厚度达毫米级的坚硬硅化表层。氟硅酸盐处理是采用无色的氟硅酸盐涂料进行的。采用这一方法可以使混凝土对机械磨损、烟气、盐、酸、油所产生的化学作用及大气的影响表现出出色的防护能力,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类似的氟硅酸盐的应用范围是很广泛的。它们可以被用来保护旧的或新的水泥抹面、混凝土表面、整体无缝地面、重混凝土无缝地面、混凝土贮槽及混凝土烟囱等等。

杀虫

氟硅酸钠可作为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使用。在农业上防治蝗虫、棉蚜虫甜菜象甲亚麻地老虎,以及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蝼蛄等,对于小麦锈病、羊毛的蠹(音杜)虫,也有一定防治效果。此药用量较大,约为砷化物的3—5倍。

防腐

氟硅酸钠与纯碱混合浸制木材,可作防腐剂使用等;氟硅酸钠可制备耐酸混凝土与耐酸油灰,达到建筑材料防腐的目的。

遮光剂

氟硅酸钠可用于制备搪瓷与乳白色玻璃的遮光剂。

化工原料

氟硅酸钠制取一些氟化物的盐类的原料。

安全事宜

毒理

氟硅酸盐进入人体后,能吸收体内钙质,生成难溶性氟化钙而沉积于骨骼、牙齿及部分脏器中。氟化合物是一种细胞原浆毒,神经细胞对它特别敏感,能抑制许多酶(如骨磷酸酶、胆碱酯酶等)的活性,致使血钙降低,血磷增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活动,而引起一系列的中毒症状。误服氟化合物时,对消化道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氟化合物吸收后,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肌有毒性作用。氟化物中毒的病理变化,可见脑软化,胶质细胞增生,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心肌有显著浊肿,间质水肿及出血;肝、肾有脂肪变性。氟化合物主要排泄途径是肾脏。

健康危害

最初感到全身发痒、口涎增多、恶心、呕吐,先吐粘液,后吐血样物质,同时发生剧烈腹痛、腹泻,泄下血样大便,并有头痛、头晕、乏力,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昏迷、呼吸困难、紫绀等,甚至可以引起呼吸、循环衰。有时尚可引起中毒性肝病和肾病。氟化物经口致死量为5~10克,氟硅酸钠为5~15克。中毒致死病例尸检曾见中毒性脑炎及胃肠道弥漫性出血病灶。

环境危害

消防水或稀释水的流出物可能具有腐蚀性和/或毒性,并造成环境污染。

火灾隐患

氟硅酸盐本身不会燃烧,但加热后可能分解,产生腐蚀性和/或有毒烟雾。容器加热后可能爆炸。径流可能污染水道。

防治方法

预防措施

1、防止灰尘扩散;

2、避免吸入细小粉尘和雾气,采取局部排气或呼吸防护措施;

3、戴防护手套。着防护服;

4、如果是粉末,则需要佩戴安全护目镜或眼睛保护装置以及呼吸保护装置;

5、工作期间请勿饮食或吸烟。进食前请洗手。

急救措施

误服氟硅酸盐引起中毒者,立即用0.5%化钙溶液(可与氟形成不溶性的氟化钙)洗胃,以降低氟化物的毒害作用,并给予硫酸钠导泻。也可先服牛乳、蛋清等。

灭火措施‌

如果周围发生火灾:可使用所有灭火剂。

干粉、二氧化碳或水喷雾。

水喷雾、烟雾或普通泡沫。如果可以安全操作,将​​未损坏的容器移离火灾周围区域。筑堤保护火灾控制区溢流以便日后处理。避免将直线或固体水流直接对准产品。

从最大距离灭火或使用无人主控水流装置或水炮喷嘴。不要将水注入容器内。用大量水冷却容器,直至火被扑灭后很久。如果听到安全排气装置发出声音或油罐变色,立即撤离。始终远离与火焰直接接触的油罐。对于大火,使用无人主控水流装置或水炮喷嘴;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撤离该区域并让火继续燃烧。

清理方法

切勿冲入下水道。将泄漏物扫入可密封容器;如有必要,请先将其润湿,以防扬尘。小心收集剩余物,然后移至安全场所(额外个人防护:佩戴P3级有毒颗粒过滤式呼吸器)。

储存

与酸、食品和饲料分开存放。

运输

不得与食品和饲料一起运输。

安全标志

参考资料 >

六氟硅酸盐.epa.2025-10-24

氟硅酸盐.noaa.2025-10-24

SODIUM SILICOFLUORIDE, SODIUM FLUOSILICATE.ncbi.2025-10-27

《磷肥与复肥》|氟硅酸制备氟化氢工艺综述及利用微通道反应器制备无水氟化氢技术简介|【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会刊】.磷复肥与磷化工科技.2025-10-24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itcilo.2025-10-24

常用危險化學品分類及標籤.dsal.2025-10-24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