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橐(tuó),字仲廉,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神童,姬匄丁未年(公元前494年)三月十八日出生于农家,世居曲阜市奄宅里鲁城洙泗泽(今山东省曲阜市境内)。被尊称为圣人之师。
项橐自幼喜欢观察事物、刨根问底,经常提出深刻而独到的问题,让大人们惊叹不已。其中,“三难孔子”的典故尤为著名,年仅7岁的项橐以其智慧与辩才,难倒了孔子,后孔子尊其为师。这一事件后,各国纷纷派遣使者前来,希望能邀请项橐为其效力。然而,项橐表示不能离开故土。项橐年仅12岁便遭到了杀害。
传说孔子得知项橐遇难后,便亲自焚香烧纸,并捐资在圣公山下为项橐修庙宇、塑金身,圣公庙由此诞生。当地人又把圣公庙叫小儿庙、七和寺。项橐的事迹受到众多史官和学者盛赞。后人以"项橐"代称早慧的儿童。
人物生平
出生
公元前494年三月十八(另有说法为四月初八),项橐出生在鲁国(另有说法出生于莒国东南境西固山前的项家罗,今碑廓镇魏家庄)。项橐的母亲上山采蘑菇,刚上山坡就腹痛难忍,没多会生下一个男孩。奇怪的是,婴儿脐带柔韧异常,用柴刀剁、铲子砍,就是截不断。正为难时,项橐的父亲采来茅草叶子,脐带一割就断。夫妻给孩子起名时,想起梦中云霄仙子赠橐之事,及孩子像橐一样柔韧的脐带,就给爱子取名“橐”,大号项橐。
年幼聪慧
项橐出生后百病不侵,聪明惊人。两岁这年,项橐看见电闪雷鸣就问父亲:天上为啥打闪打雷。父亲告诉他这是天老爷叫闪电娘娘照明,让雷公爷爷劈了地上的妖怪和坏人。项橐听后反问父亲,妖怪和坏人只有夏天有吗,冬天他们干坏事怎么办。问得父亲无言以对。四岁那年,项橐舅舅来临,晚上天井乘凉时逗他天上有多少颗星星,项橐回答说跟地上的人一样多。舅舅难为他说不对。项橐接口反问:舅舅有多少根头发。舅舅告诉他可以数呀。项橐舅舅把头发一根根拔下来数。六岁时,项橐到大屯袁家庄姥姥家,项橐和老母鸡被老鹰一块抓走。项橐左手抱鸡,右手用劲折弯身旁的小柳树,照着鹰头猛一松手,那老鹰被柳树梢抽得惊慌而逃。还有一次,一位官差路过项家门前,想见识项橐的聪明才智,便以人马皆饿为名,至项橐家说明来意。项橐父母找了草料喂马,并问官差想吃什么饭菜。官差就说米饭面饭都行,但是要上20样菜。项橐父母不知所措,项橐听后略加思索,告诉母亲烙个大饼,用大葱和酱拌生、熟两盘韭菜就行。母亲不明白项橐的意思,项橐说生韭熟韭,二韭(九)一十八,再加葱和酱,正好20样。饭菜上桌后,官差暗暗叹服。这些事情传开后,远远近近的人都说项橐聪明、勇敢,是个智慧过人的“神童”。
为难孔子
项橐为难孔子的故事和发生地点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为:项橐7岁时,孔子带弟子周游各地,来到项橐家乡。项橐正在路边玩耍,用泥土垒了一座3尺见方的“城”,还有城楼、城垛等。孔子的车直朝“城”压过来,他跳在路中心拦住车说孔子他们不懂礼貌,车遇到城,是车绕城而走还是城为车让路呢。孔子说自然是车绕城走了。项橐说那孔子他们的车就该绕开他的城。孔子这才发现那座“城”,笑着说失礼了,请原谅。
孔子随即想出一连串问题问项橐:什么山没有石头,什么水里没鱼儿,什么门没有门闩,什么车没有轮子,什么牛不生犊儿,什么马不产驹儿,什么刀没有环,什么火没有烟,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什么天太短,什么天太长,什么东西有雄无雌,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城里没有官员,什么人没有别名,项橐回答:土山没有石头;井水中没有鱼儿;无门扇的门没有门闩;用人抬的轿子没有轮子;泥牛不生犊儿;木马不产驹儿;砍刀上没有环;萤火虫的没有烟;神仙没有妻子;仙女没有丈夫;冬天白日里短;夏天白日里长;孤雄没有雌;枯死的树木没有树枝;空城里没有官员;小孩子没有别名。
项橐这时不容孔子多想,反问他说:鹅和鸭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鸿雁和仙鹤为什么善于鸣叫,松柏为什么冬夏常青,孔子答道: “鹅和鸭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脚是方的;鸿雁和仙鹤善于鸣叫,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松柏冬夏常青,是因为它们的树心坚实。项橐大声说:不对,龟鳖能浮在水面上不是因为它们的脚方,青蛙善于鸣叫不是因为它们的脖子长,胡竹冬夏常青不是因为它们的茎心坚实。孔子觉得这孩子知识渊博,连自己也辩不过他,只得拱拱手驾着车绕道走了。
被杀害
传说,项橐“三难孔子”之后,诸侯国君和周天子怕其长大辅佐于哪家诸侯,定能一统霸业,故列国诸侯争相派出武士打探项橐住处,以便劫至自己国中,待后重用。此时,项橐父母为避战乱栖于山中。一日,见有暗探打听项橐,项母以为儿子惹了事端,遂将项橐藏于东边山上的石洞,垒紧洞口,早晚送饭。项橐藏身之处被吴、齐两国武士探知,同时围住洞口,各劝项橐投奔自己国中,均遭项橐拒绝,项橐表示不能离开故土。两国武士劝说不成,便想劫持项橐。吴国武士抢先一步劫持了项橐,准备下山时,发现齐国兵将在山下列阵,便在山中隐藏,等到晚上再寻机下山,这样相持了5天5夜。项橐的母亲因无法给项橐送饭,整日泪湿衣襟,项橐的父亲劝项橐的母亲,说项橐不会有事的。项橐的母亲说项橐下生时是用茅草叶子划断脐带,这5天饿也饿死了。夫妻之间的对话被吴人听到,遂于河崖采了茅草,割下了项橐的头颅。项橐遇害时年仅12岁。
相关记载
记载书目
《战国策·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
吕不韦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曰:“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曰:“君侯何不快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已入质矣。今吾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行之。”文信君叱去曰:“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言叱也,”
《淮南子·修务训》
夫项橐七岁为孔子师,孔子有以听其言也。以年之少,为闾丈人说,救敲不给,何道之能明也。昔者,谢子见于秦惠文王,惠王说之。以问唐姑梁。唐姑梁曰:“谢子,山东辩士,固权说以取少主。”惠王因藏怒而待之,后日复见,逆而弗听也。非其说异也,所以听者易。夫以徵为羽,非弦之罪;以甘为苦,非味之过。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以为狗羹也而甘之。后闻其猴也,据地而吐之,尽写其食。此未始知味者也。邯郸师有出新曲者,托之李奇,诸人皆争学之。后知其非也,而皆弃其曲。此未始知音者也。鄙人有得玉璞者,喜其状,以为宝而藏之。以示人,人以为石也,因而弃之。此未始知玉者也。故有符于中,则贵是而同今古;无以听其说,则所从来者远而贵之耳。此和氏之所以泣血于荆山之下。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吕不韦吕不韦。秦始皇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燕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秦昭襄王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彊[qiáng]也。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罗曰:“夫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彊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吕不韦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与,”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论衡·祭意》
难曰:夫项橐年七岁教孔子。案七岁未入小学而教孔子,性自知也。
《高士传》
项橐七岁为圣人师。孔子问项橐曰:“居何在,”曰:“万流屋是也。”言与万物同流匹也。
《说林训》
吕望使老者奋,项橐使婴儿矜。
《三字经》
昔孔子,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俞正燮全集》
秦策云:项橐七岁而为孔子师。新序杂事五阎丘邛口:项橐七岁而为圣人师。孔子以何事师之,无明言者。
《实知》
难曰:夫项橐年七岁教孔子。案七岁未入小学而教孔子,性自知也。孔子曰:“生而知之,上也。学而知之,其次也。”夫言生而知之,不言学问,谓若项托之类也。王莽之时,勃海尹方年二十一,无所师友,性智开敏,明达六艺。魏都牧淳于仓奏:“方不学,得文能读诵,论义引《五经》文,文说议事,厌合人之心。”帝征方,使射蜚虫,策射无知者,天下谓之圣人。夫无所师友,明达六艺,本不学书,得文能读,此圣人也。不学自能,无师自达,非神如何。
相关诗词
《高士咏·项橐》
唐·吴筠
太项冥虚极,微远不可究。
禀量合太初,返形寄童幼。
孔父惭至理,颜生赖真授。
泛然同万流,无迹世莫觏。
后世纪念
孔子得知项橐遇难后,便亲自焚香烧纸,请当地名师良匠为项橐修圣公庙一处,神像二尊,这二尊神像分别是铜像、泥像,立碑七幢以表师徒之情。
项橐遇害之山位于碑廓镇东北8公里处,名曰躲子山,亦称想子山。后来,人们在项橐埋葬的地方建起小儿神庙,塑成项橐像,且唤此山为“小儿山”。同时,在项橐出生之幽固顶建成一庙,将项母和邻居姑嫂二人塑像于庙内,唤作“娘娘庙”,将此山命名为“有儿固”。
相关研究
相关作品
别称考证
项橐也被称为“大项橐”或“大项”,盖前引《史记·甘茂传》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索隐》:“尊其道德,故云大项橐。”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辨》附“项橐考”一节,曾引刘师培说,证“汉儒相传,殆均以达巷党人即项橐也”,“大项”盖即“达巷”转音,“殆古人实有项橐,即达巷橐,又云大项橐,其人聪慧不寿如颜回”。中国台湾学者邢义田在其著作《画外之意: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研究》中写道:“太后詫”可以与和林格尔汉墓孔子见老子壁画中的残榜“大后橐”参照,可以佐证太(大)后詫即项橐。”
参考资料 >
「岚山风情」圣公山下故事多.岚山发布.2024-02-03
项橐:孔子的老师.大众网.2025-10-27
圣公山的传说.日照市岚山区人民政府.2024-02-03
新书推介 | 邢义田《画外之意:汉代孔子见老子画像研究》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公众号.2025-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