鵟属
来源:互联网

鵟属(拉丁学名:Buteo),是鸟纲鹰形目鹰科下的一属鸟类。截至2025年10月,根据生物分类信息系统(ITIS)分类,鵟属有28个物种;在中国,共分布有6种,分别是喜山鵟(B. refectus)、欧亚鵟(B. buteo)、普通鵟(B. japonicus)、棕尾鵟(B. rufinus)、大鵟(B. hemilasius)、毛脚鵟(B. lagopus)。鵟属在世界上除澳大利亚印度南部外,遍布于各大洲;在中国,除羌塘高原外广布各地。其栖息于热带森林、落叶林、草原、半干旱沙漠、稀树草原、山脉和海岸悬崖等地。

鵟属是中等体型的猛禽,雌鸟显著大于雄鸟。一般是上体呈褐色,下体颜色稍淡,尾呈红褐色。胸部通常有白色斑点,有深红褐色的羽毛和深褐色的复眼,视力极佳,嘴适中或较小,嘴峰从蜡膜向下弯曲;鼻孔椭圆或偏斜;两翅长;尾羽长为圆形尾;跗跖长,前面部分被羽,后面具盾状鳞;胫远较跗跖长;趾短,内趾较外趾小些。鵟属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小型鸟类、爬行纲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如小龙虾、蜗牛和昆虫。通常不会有领土攻击性,除非是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建立领土来抚养早成雏。当雄鵟抵达繁殖群体时,会表演空中求偶舞,以吸引雌鵟成为其配偶。

截至2025年10月28日,鵟属有27个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其中极危(CR)、濒危(EN)各1种,易危(VU)2种,近危(NT)3种,无危(LC)20种。此外,2021年,鵟属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6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分类

截至2025年10月,根据生物分类信息系统(ITIS)分类,鵟属有28个物种;根据全球生物物种名录分类,鵟属有30个物种。在中国,共分布有6种,分别是喜山鵟(B. refectus)、欧亚鵟(B. buteo)、普通鵟(B. japonicus)、棕尾鵟(B. rufinus)、大鵟(B. hemilasius)、毛脚鵟(B. lagopus)。

表格参考资料:备注:表格分类是按ITIS网站分类列出。

形态特征

鵟属是中等体型的猛禽,雌鸟显著大于雄鸟。一般是上体呈褐色,下体颜色稍淡,尾呈红褐色。胸部通常有白色斑点,但灰鹰(B. plagiatus)除外,它的胸部有灰色和白色的斑点。鵟属有深红褐色的羽毛和深褐色的复眼,视力极佳,嘴适中或较小,嘴峰从蜡膜向下弯曲;鼻孔椭圆或偏斜;两翅长,第4枚初级飞羽最长或等于第5枚和第3枚初级飞羽;第4枚外侧初级飞羽有缺刻;尾羽长为圆形尾;跗跖长,前面部分被羽,后面具盾状鳞;胫远较跗跖长;趾短,内趾较外趾小些。

分布范围

鵟属在世界上除澳大利亚印度南部外,遍布于各大洲。中国除羌塘高原外,广布于中国各地。

鵟属主要分布地区为安提瓜和巴布达阿根廷、阿鲁巴、巴巴多斯、伯利兹、玻利维亚、博内尔、圣尤斯特歇斯和萨巴、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库拉索岛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瓜德罗普危地马拉、圭亚那、洪都拉斯毛里塔尼亚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马共和国巴拉圭、秘鲁、圣基茨和尼维斯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马丁岛(荷属)、苏里南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美国、乌拉圭委内瑞拉等。

栖息环境

鵟属栖息于热带森林、落叶林、草原、半干旱沙漠、稀树草原、山脉和海岸悬崖,喜欢广阔的开阔区域,并拥有高处的栖息地。鵟属能够在不同的猎物和不同的气候条件下繁衍生息,通常在高处的树上或悬崖峭壁上筑巢。

生活习性

捕食行为

鵟属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小型鸟类、爬行纲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如小龙虾、蜗牛和昆虫。它们通常以啮齿动物为食。但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B. galapagoensis)除外,它们主要吃蝗虫和巨型唇足纲。有些鵟属在非繁殖季节以腐尸和路毙的动物为食。这包括红尾𫛭鹰(B. lineatus)、毛脚鵟鹰(B. lagopus)、加岛鵟和暗棕鵟(B. rufofuscus)。鵟属是昼行性的捕食者,通常会找到栖息地并等待猎物。它们从上方伏击猎物,用爪子抓住目标,然后通常返回栖息地安全地吃掉猎物。有时,鹰和秃鹫会低空盘旋寻找猎物。捕猎鸟类时,它们可能会进行空中追击。一些物种,例如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大鵟(B. hemilasius),会在地面捕食昆虫。

当鵟属不繁殖时,鵟属对同属的其他成员很友好,并且已经观察到它们在彼此附近捕猎,并可能在猎物的位置上互相提示,它们不分享猎物。

领地意识

鵟属通常是孤独的动物,除非它们在繁殖对中。它们通常不会有领土攻击性,除非是在繁殖季节,它们会建立领土来抚养早成雏。鵟属在追赶白头海雕(Haliaeetus leucocephalus)、大角鸮(Bubo virginianus)和欧亚雕鸮(Bubo bubo)时往往非常具有攻击性,因为这些鸟类会争夺资源和/或捕食它们的雏鸟。鵟属在保卫自己的领地时会非常具有攻击性,有时甚至会与其他鸟类发生爪锁。

鵟属也会使用“T-chew”叫声和肢体语言来表达攻击性。这主要体现在领土争端中。它们会竖起头部、颈部和胸部的羽毛,以便在入侵者面前显得尽可能高大。鹰和秃鹫还会张开喙,夸张地拍打翅膀,以此来表示攻击性。另一种攻击性表现是盘旋飞行,同时发出“T-chew”叫声,这是一种威胁性的叫声。鵟属拥有非常好的视力来感知周围环境,它们的视力足以探测到来自天空或高处的一些目标。

交流行为

求偶交流源于空中舞蹈和叽叽喳喳的叫声。鵟属物种擅长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求偶的雄性会进行空中舞蹈,其中大部分交流是通过复杂的飞行动作和俯冲产生的。在空中舞蹈期间,雌鸟会在附近的树枝上或与雄鸟一起飞行时通过肢体语言与雄鸟交流。在空中舞蹈期间,鸟儿们会互相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鵟属在繁殖季节往往叫声最响亮。 鵟属有几种不同的叫声,有些是该物种特有的,有些是种内共有的,大多数叫声是警报声。大多数物种只有2到10种不同的叫声,因为它们大多是独居动物,所以不太交流。在一些北美物种中也观察到了一些口哨声和喵喵声,例如红尾𫛭鹰,但人们对其他地区的鹰和秃鹰的叫声知之甚少。

天敌

很少有物种会主动捕食成年鵟。大角猫头鹰(Bubo virginianus)和欧亚雕鸮(Bubo bubo)偶尔会捕食成年鵟,通常是在孵蛋或早成雏的时候。它们也会捕食雏鸟。鸦科(Corvidae)捕食鵟的蛋和雏鸟。一些狐属北极狼獾豪猪会捕食鵟的地面巢穴,而浣熊则是地面和树上巢穴的常见问题。鵟对捕食者反应激烈,它们更多是被追逐和打斗杀死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捕食杀死的。

生长繁殖

鵟属是一夫一妻制的。当雄鵟抵达繁殖群体时,会表演空中求偶舞,以吸引雌鵟成为其配偶。它们会在整个繁殖季节与同一父母生活。但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除外,它们是一妻多夫制,一只雌加岛鵟会与两只或两只以上的雄加岛鵟交配。通常情况下,雄鵟在每个繁殖季节都会待在同一群雄鵟中。每只雄鵟都会与雌鵟交配,因此后代拥有混合父系。

鵟属通常从常年栖息的栖息地迁徙到繁殖地,在那里寻找配偶或与配偶会合。鵟属会通过空中舞蹈来吸引潜在的配偶。空中舞蹈并非一种刻板的求偶方式。有时,它会由雌雄鸟围绕一个潜在的筑巢地点飞行。雄鸟会盘旋翱翔,然后俯冲,直到展翅复飞。雄鸟会一直这样做,直到栖息在筑巢地点附近。雌鸟可能会飞下来加入它,如果雌鸟这样做,就会发生交配。另一种空中舞蹈是雌鸟保持栖息状态,雄鸟则进行复杂的俯冲和波浪式飞行,朝着雌鸟并围绕它飞行。如果雌鸟接受雄鸟作为配偶,它会发出叽叽喳喳的叫声。然后雄鸟会加入雌鸟,进行交配。不同纬度的繁殖率不同。繁殖季节从筑巢开始。大多数物种在筑巢之前会建造或翻新一到三个巢穴。鵟属通常在当地特有的树种上筑巢。例如,在北美,它们喜欢在落叶乔木(例如三角叶杨和针叶树)上筑巢。一些在北美、亚洲和非洲平原繁殖的物种会在岩石露头或悬崖上筑巢。巢高从1米到大约27米不等。对于鵟属来说,雄性雌性都会共同承担抚育后代的责任。

鵟属也参与育儿任务。在建造过程中,雄鸟主要将材料带给雌鸟,而雌鸟主要负责实际的建造。巢通常由树枝(大多是活的带叶树枝)构成,鵟还会在巢穴中添加苔藓植物、嫩枝和草,这些在繁殖过程中会重复使用。鵟属鸟类有时也使用骨头筑巢。鵟属筑巢也具有保护意义,有人观察到它们在退化的栖息地筑巢,并使用塑料袋、涂有塑料的绳索、绳股等。鵟属在水源附近筑巢。大部分繁殖过程发生在10月左右,到6月下旬至8月初早成雏羽翼丰满时为止。除马岛鵟(B. brachypterus)外,所有鵟都有一个繁殖季节。卵的孵化需要30到40天;雌鸟负责大部分孵化工作,雄鸟会为它们提供猎物。卵孵化后,雄鸟仍然是主要的猎物提供者,而雌鸟则负责哺育幼鸟。幼鸟的猎物与父母的饮食相似,包括啮齿动物爬行纲两栖纲和小型鸟类。当雏鸟不再需要栖息时,雌鸟会加入雄鸟的行列,提供猎物,直到雏鸟羽翼丰满。

保护

保护级别

2021年,鵟属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有6种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是欧亚鵟大鵟、普通鵟、毛脚鵟喜山鵟棕尾鵟

截至2025年10月28日,鵟属有27个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极危(CR)、濒危(EN)各1种,易危(VU)2种,近危(NT)3种,无危(LC)20种。其中欧亚鵟、斯温氏𫛭王鵟赤肩鵟巨翅鵟物种数量处于上升趋势;山鵟索科特拉岛鵟、美洲棕尾鵟、非洲鵟物种数量趋于减少趋势,其它多数物种数量趋于稳定趋势。

致危因素

对鵟属鸟类较大的威胁是农业、生物资源的利用,尤其是狩猎和伐木以及入侵物种。然而,它们大多处于无危状态,并没有进行大量的保护工作,尽管一些物种,包括普通东方白背秃鹰,在某些地区受到法律保护。这些物种的保护包括国际管理和贸易控制以及确定保护地点。此外,由于岛𫛭属于极度濒危物种,因此会对其进行系统的种群监测。当鵟属受伤时,它们也经常通过野生动物康复中心得到帮助。这些中心也倾向于提供有关当地动物的教育。

生态价值

鵟是中级捕食者,捕食小型猎物,同时也被一些大型捕食者捕食。它们的蛋大多是其他捕食者的食物。它们控制这些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昆虫的数量。它们还以腐尸为食,促进营养循环。鵟不以任何其他动物为宿主。

参考资料 >

鵟属.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5-10-25

Buteo Lacépède, 1799.catalogueoflife.org.2025-10-25

Buteo - Genus.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5-10-25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10-28

Buteo Lacépède, 1799.itis.gov.2025-10-28

Buteo.animaldiversity.org.2025-10-25

Buteo Lacepede, 1799.gbif.org.2025-10-25

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5-10-28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