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供应证
来源:互联网

食品供应证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特殊时期的产物,由于当时经济条件落后,生活必需品严重短缺,因此采用凭证分配的方式以确保公平。这些证件不仅是个人获取基本食品的重要凭证,也是那个时代的一个重要见证。

形态特征

1961年春节期间发行的食品供应证尺寸为10厘米×7厘米,采用了绿色和红色双色套印技术,主要颜色为绿色。票面上分为六个均等的方块,每个方块都标有“61年春节供应”字样以及相应的食品种类和数量。红色元素包括“印记”、“灯笼”和“欢度春节”的字样,上方中央位置印有“西安市第二商业局”的印章,两侧各有一盏大红灯笼,下方则书写了四个大字“欢度春节”。

使用规定

沙洋市人民委员会在同一年发布了另一种类型的食品供应证,其规格为12.5厘米×25厘米,涵盖了多种食品类别,有效期至当年6月。背面注明了持证人的权利和义务,强调仅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并且供应量可能因资源或其他因素而有所调整。

印刷特点

当时的印刷技术相对简单,通常由小型企业或个体经营户完成。尽管如此,这些证件对于持有者而言仍然具有重要的实际用途,特别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此外,由于使用的纸张质地粗糙,甚至带有植物纤维,这也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防伪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食品供应证已经完成了它们的历史使命,逐渐成为了收藏家们的珍品。

收藏价值

在中国的收藏界,粮食票被誉为“第二货币”,而食品供应证同样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见证了那段特定的历史时期。如今,它们已不再用于经济活动,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入了收藏领域。

参考资料 >

粮票曾被戏称"第二人民币" 属计划经济产物.人民网.2024-10-23

抚东信息技术网